当前位置:主页 > 警用对讲机

【警旗引领 奋进征程】我们的节日,我们的故事(一)

编号:20250110

特别策划

记忆

一起翻开属于我们的故事

记忆片段→

对讲机警用频率_对讲机警用频段_警用对讲机

一个皮箱,三代传承与坚守

图中的老旧皮箱是赵欣冉的“传家宝”,她的家族三代皆为警察。皮箱里有一部88式警用对讲机。欣冉8岁那年,高烧不退,妈妈出差,爸爸忙于案子,将对讲机留在她床头。欣冉等了一天,终于等到爸爸说句“晚安”,才安心入睡。从此,对讲机成了她的精神支柱。然而,13岁的一天,父亲赵松林在与持刀抢劫歹徒的英勇搏斗中壮烈牺牲,她躺在床头,却再也听不到那声“晚安”。

追悼会上,离休四年的爷爷穿上皮箱里的警服,为儿子敬礼告别。从此,爷爷的警服、父亲的功勋章和对讲机,一同被收进皮箱,成为家族三代警察的荣耀与传承。

如今,这份传承仍在延续,赵欣冉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,每当遇到困难时,她总会想起父亲生前的教诲,那份对警察事业的热爱和执着,激励着她不断前行。尽管岁月流逝,但那个老式皮箱始终陪伴在赵欣冉身边,成为她心中最坚实的依靠。

记忆片段→

缺席到连一张合影都没留下

照片里的陶明媚是革命烈士陶宝友的女儿。父亲是在陶明媚5岁时因公牺牲的。父亲缺席了她的懵懂与成人、学业与工作、甚至是择偶与为人母。在陶明媚大半个人生里,这仅有的记忆碎片和记录父亲牺牲时的故事,成了他“路过”的精神纪念。

翻遍老照片,陶明媚始终没能找到与父亲的合照。陶明媚只能在工作照和证件照里回忆他的音容笑貌。穿上这身警服已经30年了。慢慢的,陶明媚沿着父亲走过的路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他,埋头于琐碎的公安工作中感受着他。陶明媚从一名社区民警到勤务指挥室民警,她不仅要克服“上有老下有小”的家庭困难,还要精准攻克各项公安任务,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一方平安。作为“枫桥派出所”的一员,陶明媚和所里的同志们一起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公安一线。每当轮班专巡组的工作,陶明媚更是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在百姓之中。

记忆片段→

与父亲的“合影”

刘奕迪初入警营时,她送给了自己一份“礼物”,是与父亲ps合成的“合影”。合影中的父亲和她都身穿警服,站在一起,仿佛父亲一直在身边,从未离开过。

儿时记忆里,父亲总是忙碌,对讲机不停响,深夜来电,他即刻奔赴现场,刘奕迪曾委屈地觉得工作在父亲心中排首位,她和妈妈是次要的。2009年9月,身患绝症的父亲坚守岗位,直至离世,家人都没见到最后一面。

参加工作后,刘奕迪既要处理案件卷宗归档、刑侦数据统计、党建宣发保障等内勤事务,还多次参与抓捕行动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渐渐理解了父亲执法为民、甘于奉献的心,曾经的困惑慢慢消散,她决心沿着父亲的路坚定走下去。

每当看到这张合成的特殊“合影”,她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:父亲冰面救儿童、为老人寻亲、深夜匆忙出警……如今,刘奕迪接过接力棒,毫无怨言投身公安事业。2024年,她多次荣获分局季度“奉献之星”,她说要带着父亲的骄傲执着,让奉献之火延续,守护之路永不停歇.....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